時間:2019-01-15 17:24 來源:勇先創景 作者:旅游規劃中心
1、旅游資源評價:極樂村功能單一,配套條件差,無餐飲、住宿,經營模式落后,產業融合度小,要素集聚能力不強,帶動力弱;但極樂村“位優景美風貌好,政通人和后勁強”,山、林、草融為一體,是一個天然的綠色世界,有天然的避暑氣候,這就為極樂村創造了一個現代旅游發展特別所需的自然生態環境基礎,同時,極樂村地域特色鮮明,民俗文化豐富,發展鄉村旅游具有優越的條件、巨大的潛力和廣闊的前景。
2、村民致貧原因:極樂村貧困人口致貧原因主要有因病致貧,因缺乏勞動力致貧,因家庭子女上學致貧,因年齡大、病多、無勞動力致貧,產業結構不合理,缺乏文化及農技力量等。實現穩定脫貧、逐步致富,發展產業是脫貧關鍵。
1、總體定位
以藜麥、中草藥、白牦牛等特色種養殖為基礎,打造河西走廊上,藏傳佛教文化特色的鄉村休閑旅游度假區。
2、形象定位
草原鄉村游 養心在極樂
3、思路及路徑
以旅游為引導的生態山村型民俗旅游接待村規劃實現路徑。
4、空間組織
根據規劃布局理念和村域目前的資源現狀,根據道路等進行空間組織安排,形成“點、線、面”綜合布局的規劃模式,極樂村形成“一心五區”的規劃結構。一心即游客中心;四區即養生驛站度假區、新村產業休閑區、生態運動休閑區、藏傳佛教養心區、生態涵養區。
5、景觀創新
整個極樂村按照高度可分為山上——以極樂寺為代表;山中——以山谷、海拔較高的山溝、小山頭為代表;山下——以極樂村和李莊為代表的村落。在藏傳佛教的宇宙結構論,把世俗世界分為“欲界”、“色界”、“無色界”?;?ldquo;三界”思想,打造藏傳佛教的禪意整體景觀。山上而下依次排列的是極樂寺、山中、山下。
為了表現“欲界”的寓意,第一層采用“借景”的方法,由寺廟建筑之下的村莊構成;為了體現由“欲界”到“色界”是思想境界上升的過程,在由山腳的村莊到達山上的寺院建筑之間,用曲折的石道相連;第三層“無色界”位于山頂上,這里的建筑體量精致而又凌駕云端,給人以超凡脫俗的氣勢。
極樂村大門人視圖
游客中心人視圖
極樂村民居改造鳥瞰圖
旅游衛生間平面布置圖
全景牌設計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