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地產的類型和模式
時間:2013-02-18 17:42 來源:北京勇先創景規劃設計院 作者:市場調研中心
第一類,與社區共同建設;第二類,與相關設施結合并設計;第三類,與旅游產業結合;第四類,與國際品牌接軌;第五類,以其他方式轉型。注:此觀點引自清華大學周燕珉教授。
第一類:與社區共同建設
模式1——專門建設養老社區(健康型、連續照護型)
模式2——新建居住區中同時開發養老社區
模式3——普通社區中配建養老公寓,養老住宅等
模式4——成熟社區周邊插建多功能老年服務設施
比如說專門的老年養老社區,北京太陽城是民辦企業開發的養老社區,這里面種類就比較多,有點兒像國外的連續照護的,既有普通的老年住宅,也有專門的養老公寓等等,配套當中也特別注意有老年大學、老年娛樂設施、商業中心、會議中心等等,還有服務管理中心,二期也有很多專門的老年住宅,這樣的社區是非常受歡迎的,老年到這種社區有集體生活,有人照顧,也不感覺孤獨,這種社區國內有好幾家也都做的很成功了,比如上海的親和源。還有政府幫助投資建設的老人社區,其實這也是一種專門的老人社區,比如說這里有五院合一,包括了敬老院、殘障院、孤兒院、光榮院,這種社區政府幫助投資一部分,將來有一部分讓私人管理,這樣是有可能的,這種類型在國外也非常多。
開發模式2:新建居住區中同時開發養老社區。
案例:廣東惠州養老社區
地產開發企業轉向新的客戶群,走差異化路線。開發當中有一些困難,受到一些限定,他的客戶群在慢慢的轉變,現在老年社會到來了,很多老人也需要房地產,或者說需要這樣的住宅。普通社區中專門分出一塊兒做養老地產也是非常合適的,這個大概是18萬平米的住宅,分兩期建設,總建筑面積720萬,在當中占一部分,現在有的開發商老說他要建立一個老年城,比較貪大,說有10萬老人要住在里面,要做世界第一什么的,我覺得這個不是太好,這對配套服務會有很大需求,那么多老人生活在一起也不會特別的愉快,有一部分老人也方便管理,也是比較好的方式。
開發模式3:普通社區中配建各類養老產品
普通社區中可配建老少戶、老人專用戶型、老人日托中心、老人公寓。老少戶是一梯兩戶,一套中一套小的結合,就很容易呈現老少戶,總面積不是很大,一家人就近居住可能很方便。專門的戶型是拿一部分做成專用的,因為有一些老人殘障,在這里做成無障礙,廁所做大一點兒,廚房可以轉圈。如果都做成這樣的房子很浪費,一般家庭沒有必要,所以只要做一部分專用的老人戶型就可以了。一層比較方便,有坡道,室內做的比較適合他的生活就可以了。老人日托中心,在社區里面就應該加上一定的日托中心,白天的時候他們會利用這樣的場地和建筑,老年中心放在一棟樓里非常合適,排隊的人可以稍微少一點兒可以共同管理,老人和兒童特別愿意接近,愿意在一塊兒玩兒很高興,接送老人和兒童可以是同一時間,同一條路,非常方便。老人公寓,在一個小區中設立一部分老人公寓,比如說有廚房、餐廳,能夠幫助服務,這個也挺受歡迎的,當時我們在上海曾經做過這樣的調研,對萬科的社區做出調研,很多老人提出來他們愿意有一套這樣的公寓,比如說老少戶也有不太適應的,比如說婆媳之間的關系,不愿意住的特別近,寧可投資買一套公寓在那兒住有人照顧,同時又可以幫助子女照看孩子。比如說幼兒園下課以后把孩子接回來,做好飯等著子女晚上回來吃飯再把孩子接走,他自己在這個空間里自由的活動,就比老少戶或者在一間屋子里,摩擦就會少一些。在同一個社區買兩套房子,這樣就更好,更容易銷售。
開發模式4:成熟社區周邊插建多功能老年服務設施
我們也做過這樣的案例,比如說旁邊已經有建成的社區,或者比較富裕,有很多的老人。這時候在旁邊找一塊小空地,把什么東西改造一下,或者插建這樣一個服務中心可以輻射整個社區,也特別容易存活,而且可以做成連鎖。在一些已建成的不能再新建老人服務設施的地方是非常有需求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