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徑通幽,桃花凈盡菜花開;游步道作為承載、連接、組織自然景觀和文化景觀的紐帶,于山巒、峽谷、小島、叢林、水邊、花園、田間和草地上,由于其自身蜿蜒曲折或跌宕起伏帶來的景觀變化,帶給游人不同的視覺體驗與游憩享受。
一、游步道的解讀
國外解讀:游步道 Scenic Byway —— 首次概念來自美國RTC2(區域交通委員會),它是一種小徑,它不僅是城市居民的交通通道,也是專門無機動車輛干擾的組合。
國內解讀:據《中國旅游大辭典》,“步道”又稱“游步道”,指位于自然的、歷史的景區或公園等戶外場所,沿途有重要景觀和資源,能提供戶外步行活動需求或景點間通達的通道。
勇先創景解讀:游步道是連接景點、融入自然、影響游客體驗和經歷、串聯旅游設施、保護生態的實體和載體,既是路又是景,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二、游步道的互塑共生
游步道絕不只是單一存在的個體,它與構成自然的許多次序一樣,也是龐大次序中的一個。游步道應該與環境有機結合,應該像環境里面長出來的一樣,與環境融合,成為環境的有機組成,是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溝通的一座座“橋梁”,比如在豐茂的草場上可能采用汀步路,或成塊或勾線,使原本單調的草場,形成更多創意的圖案,從而成為美麗的風景線;在崖壁上修步道盡量保持崖壁的原貌,采用懸空的搭建方式,保護生態環境的同時,使景觀得以最大化地體現,給人與懸崖共起伏同屈伸的感覺;水面上修路決不應該把水系景觀分隔得生硬、簡單;特色小鎮的游步道應以自然環境和地域文化為基礎,將沿線分散的資源和景點串聯起來,成為一個整體的線性景區和旅游品牌,以期實現“道路的交通、景觀、游憩和保護功能的有機結合等。
三、游步道的規劃設計
(一)游步道的路線選擇
1、線形
因景點分布不均衡,游步道在平面上隨地形、景物的變化而自然彎曲,呈現平面線形。此類平面形式適用于地勢較平坦或山體坡度較小的景區內。
2、環形
受地形地貌等條件的限制,游步道沿山體等高線呈類似螺旋狀攀升而到達景點的形式,呈現具有一定向心性的平面布局,形成不規則的螺旋狀;根據景點的設置,次游路與主游路連接形成環路,游步道與次游路連接形成環路,游步道也可以與主游路連接,游步道之間也可以形成環路,最終達到的效果是讓游人不走回頭路、錯路或者毫無景觀可看的路。
3、自由形
不具備特定的形狀,以景點為牽引,強調景觀變化及游憩體驗,道路或蜿蜒曲折,或跌宕起伏,帶給游人不同的視覺體驗與游憩享受。
(二)游步道的長度
觀景步道控制在8km以內,超過8km應與公路、水路、纜車等其它交通方式的銜接。一般健身步道在0.5~4km以內,老少皆宜;特殊健身步道可達幾十公里,分段設置,供不同游人需求選擇??破詹降啦怀^2km、游程大多控制在1h內、游人以老少皆宜為原則。除此之外,起聯系或方便工作人員管理功能的步道,游憩區內一般在500m以內;管理步道較長,根據實際情況而定。
(三)游步道的寬度
一般公共游步道最小寬度為1.2m,通常寬度為1.5-3m;主路應串聯主要景點、景物與觀賞點,形成主要游覽線,寬度大于2米;次路串聯其他景點、景物與觀賞點,形成一般游覽線,路寬1.5-2米。對非常自然的步道在0.8-1.5m,局部有特別要求的寬度適當拓寬。
(四)游步道的坡度
一般景區內步道坡度<7%為宜,設0.3-8%的縱坡和1.5-3.5%的橫坡;坡度>24%的應設置臺階。
(五)游步道的鋪裝材料和形式
游步道鋪裝有助于界定不同的空間、提示空間的轉換、打破單調的視覺效果。鋪裝材料和鋪裝形式的合理運用還能在視覺上產生韻律與節奏的變化。
1、材料
游步道常用青石板、花崗石、小青磚、木材等,也有選擇金屬的,每一種材料具備其獨特的顏色、紋理和質感,也都有各自的優缺點。設計者需根據游步道所需要表達的意境,合理搭配鋪裝材料形成景觀序列,一條道路上的鋪裝應該在統一中富有變化。
2、形式
鋪裝形式可以由單一材料形成不同圖案,例如花崗石的平鋪與工字縫鋪方式的組合;也可以由不同材料形成不同圖案的組合,例如花崗石冰裂紋鋪與卵石平鋪的組合形式;還可以是鋪裝材料與其他材料的組合,例如嵌草磚是塊料與塊料之間留有空隙,在其間植草,形成冰裂紋嵌草路、空心磚紋嵌草路、人字紋嵌草路等。除此之外,彩色鋪裝路面,不僅顏色鮮亮活潑,而且可以通過顏色傳遞很多信息等。
(六)游步道的植物配置
植物是游步道景觀中的主體部分,可利用植物的不同特性和配置結構創造出具有不同情感的植物空間。營造熱烈歡快或淡雅寧靜或簡潔明快或輕松悠閑或疏朗開敞的意境空間。
1、植物的種類選擇
每個樹種形態、體量、觀賞特性都不盡相同,按照一定規律栽植不同種類植物可以在游步道沿線上形成韻律與節奏感。任意一段游步道植物景觀可以選擇喬木作為基調樹種,間植常綠樹種與落葉樹種,形成不同的季相變化,增加開花植物與彩葉植物,提高視覺效果。為了滿足游步道的獨特性,植物種類宜豐富多樣,搭配宜精巧細致。
2、植物的配置
植物的種植方式有孤植、叢植、行植等,在平面布置上,一般孤植樹可以作為點景樹,作為一個節點的主題景觀,或者作為兩個節點空間承上啟下的過渡標識,形成點狀空間;叢植是游步道上最常見的植物種植方式,以自然生態為原則,組團式種植,邊際線進退有度,形成節奏不一的開合空間;而行植適宜于規則的游步道,游步道通行區域兩側同種植物或者不同植物搭配行植,整齊排列,形成線性空間。
在立面上,不同高度的植物,其空間和游客心理的導向性不同,有研究表明,0.3-0.6m的植物列植,產生導向作用;1m左右的植物列植,產生交通分隔的作用;1.2m的植物列植,產生明顯分隔空間的作用;高于1.5m左右的圍和列植,產生私密空間感。
利用空間的不同形態來布置游步道兩側空間,在景觀序列方向上和空間轉換帶來的視覺與感受中達到“步移景異”的景觀效果。
(七)游步道附屬設施
燈具、座椅、雕塑、小品等附屬設施作為游步道上的景物,在保證功能性的同時,起到調節游人視線的遠近、產生空間的變化,進而感受景觀序列變化的作用。
附屬設施的顏色、材質、形式、體量都要仔細推敲,要有一定的創新性,同時要與整體保持一致。要讓附屬設施成為整條游步道的畫龍點睛之筆,而不是敗筆或者多一樣少一樣都無關緊要的東西。
(八)游步道造價
游步道的造價費用包括材料費、人工費、機械施工費、措施費、管理費等,常分護欄、路面、基礎報價。不同種類的游步道有不同的價格,設計者需要根據游步道所處環境、目標客戶的需求以及當時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等來綜合決定使用哪種類型及價位的游步道。
四、勇先創景游步道上賞美景
(一)通遼科爾沁生態林業觀光園和諧人地關系游步道
1、游步道規劃構思
通遼市地處我國最大的沙地科爾沁沙地腹部,通遼市委、市政府于2015年初啟動了科爾沁生態科技示范園建設,為科爾沁沙地治理科技支撐奠定堅實基礎,切實推進科爾沁沙地綜合治理建設;通遼是“中國安代藝術之鄉”、“中國民歌曲藝之鄉”、“中國馬王之鄉”、“中國版畫藝術之鄉”等,文化底蘊濃厚,民族特色鮮明;因此,項目地游步道是旅游休閑與交通功能相結合的高品質景觀道,具有交通、景觀、游憩、歷史、文化、自然、教育等多重價值,“自然就是美,原始就是真”,在保護場地肌理的基礎上,沿線的景觀基本特點是親近自然的開闊空間,設立游徑指示牌、生態保護教育牌、植物特性展示牌等,生動再現科爾沁文化特有的民族特色,構建和諧人地關系。
2、游步道構成
科普型游步道、生態型游步道、文化型游步道。
(二)山西晉祠農場生態觀光園深度體驗游步道
1、游步道規劃構思
“一畦春韭綠,十里稻花香”,勇先創景帶領游客從走馬觀花到深度體驗旅游過渡,將環元寶島的道路體系附加上農業休閑博覽的功能,道路本身就是一條農業博覽知識走廊,劃分為五谷、五果、五菜、五花、五畜五段展示主題,各個展示主題又相應的賦予“福祿壽禧財”五種吉祥意義,同時整合了步道、座椅、環境解釋系統、鄉土植物展示、燈光等多種功能和設施。與農耕器具結合成為景觀小品,與木棧道結合可以作為座椅;與燈光結合而成為照明設施;與種植臺結合而成為植物標本展示廊;與解說系統結合而成為科普展示廊;與標識系統相結合而成為一條指示線。
2、游步道構成
五段“展示主題+游憩功能”組合。
(三)日照桃花源創意農業旅游區自然自由自在游步道
1、游步道規劃構思
現代人處于一種很緊張的環境里,工作壓力大,飲食不規律,睡眠沒保障,環境污染,空氣污濁,身體基本上都處于亞健康狀態。桃花源,“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塑造的是頤養生命的風水福地,是能幫助現代人找到屬于自己精神仙境的地方,山上果樹蔥籠,林間溪水潺潺,山下其樂融融,綠水青山兩相宜,怡然步道一路青石臺階,干凈平坦,蜿蜒盤旋于桃花樹之間,游客沿著游步道拾階而上賞花,步移景換,零距離置身花海,花香和美景美不勝收;臨水傍湖的濱水棧道,漫步其中,既可以休閑健身,又可以濯足戲水,湖光山色兩相和,停下來,環顧四周,輕吸一口氣,沁人心脾;健康大道以春夏秋冬四季養生之道為時間演進順序,向人們詮釋健康是最美麗的時尚,且行且賞且思,蔓延出一幅醉美景致的思緒。
2、游步道構成
健康大道、濱水棧道、怡然步道。
五、為伊消得人憔悴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游步道需用心去規劃,用情感去建設,將自然美和人文美和諧地綻放在游者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