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有這樣的場景,孩子研學旅行后,總是無精打采的。探知原因,原來研學旅行的課程比課堂教學還繁重,并且大多數是灌輸式教學。其實,研學旅行是繼承和發展我國傳統的“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交萬人友”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是素質教育的新內容和新方式,對提升中小學生的自理能力、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大有益處。其實質應該是體驗式和探索式的學習。下面,勇先創景幫您詮釋真正的體驗式研學。
01 現場情境體驗
①環境體驗
在自然研學中,往往會利用美麗的自然環境,將教學放到環境中,讓學生在行動中得到啟發和教育。例如,讓學生拿著地圖在自然環境中辨別方向、路線、行進路標等。
②活動設計
精心設計活動,吸引學生參觀到活動中,在活動中用學生用身心投入到體驗。這是沉浸式體驗常用的方法。
③情景營造
根據環境,塑造角色,讓學生代入其中,真實感受角色的感情,從而迅速理解角色,達到很好的教育目的。這招在紅色研學旅游中經常被用到。
02 換位體驗
①親子式換位
讓學生走進家長的世界,了解家長工作養家的不易。同時也讓家長走進學生的世界,理解學生的身心成長歷程。這招比較適合處于青春期學生的親子研學,有利于幸福家庭的營造。
②社會分工換位
在科研者、新式農民、教師等社會職業分工中,適當增加職業體驗,讓學生體驗不同職業的工作內容,從而更好的挖掘學生的職業興趣和理智的職業認知。
03 七感體驗
就是調動“口、鼻、耳、眼、手”,從而形成味覺、嗅覺、聽覺、視覺、觸覺體驗。最具代表性的是勇先創景的五感農園。然后就是學生對事物的感覺和思考了。圍繞這種感覺和思考進行競賽和匯報。形成交互式的立體交流。
04 知行合一
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來的,不僅要認識(“知”),尤其應當實踐(“行”),“知”和“行”應當統一起來。
①學校教育與研學實踐統一
研學實踐中合理安排學校教育相關的實踐課程,從而引導學生的“無意注意”,啟發式讓學生學到知識。
②用拓展等啟發學生的“執行力”
在知識大爆炸的信息時代,學生擁有較高的知識儲備。但在實踐能力尤其是執行能力方面有欠缺。因此設置軍訓和青少年拓展等來啟發學生的執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