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家公園的內涵
國家公園以生態環境、自然資源保護和適度旅游開發為基本策略,通過較小范圍的適度開發實現大范圍的有效保護,既排除與保護目標相抵觸的開發利用方式,達到了保護生態系統完整性的目的,又為公眾提供了旅游、科研、教育、娛樂的機會和場所,是一種能夠合理處理生態環境保護與資源開發利用關系的行之有效的保護和管理模式。
黨的十八大以來,隨著自然保護事業的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的需要,我國開始開展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推動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自然保護區為基礎、各類自然公園為補充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國家公園處于“金字塔”的頂端(具備條件的自然保護區可能會被整合轉型為國家公園,而國家公園則不會轉型為自然保護區),其次是自然保護區,再次就是各類自然公園(包括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濕地公園、海洋公園、地質公園等。)。
國家公園是在各類自然保護地基礎上整合建立起來的,與其他自然保護地相比,國家公園的生態價值最高、保護范圍更大、生態系統更完整、原真性更強、管理層級最高。由于串珠成鏈地解決了“多頭管理、交叉重疊、碎片化”的問題,國家公園實現了一個或多個自然生態系統的完整保護、系統修復、統一管理。
二、《國家公園總體規劃技術規范》制定的目的和意義
設立、建設一批國家公園是我國“十四五”期間及今后一段時間的重要目標和任務。
《國家公園總體規劃技術規范》(LY/T 3188—2020)的制定,不僅有力地完善中國的保護地體系,規范國家公園的科學建設與管理,也有利于將來對現有的保護地體系進行系統整合,提高保護的有效性,切實實現保護與發展雙贏。
三、《國家公園總體規劃技術規范》主要內容
本規范規定了國家公園總體規劃的一般規定、現狀調查與評價、范圍和管控分區、總體布局、項目規劃、投資估算、保障措施和效益分析等原則性、技術性要求。本規范適用于陸地區域自然生態系統為主體的國家公園總體規劃的編制,海洋區域的國家公園總體規劃編制可參照此規范。
四、解讀《國家公園總體規劃技術規范》
《國家公園總體規劃技術規范》(LY/T 3188—2020)于2020年3月30日發布,2020年10月1日正式實施。
(一)一般規定
(二)現狀調查與分析
國家公園現狀調查與分析包括以國家公園資源調查為基礎,全面闡述國家公園自然資源、人文資源、游憩資源等資源狀況及空間分布,以及社會經濟條件、建設條件等背景條件,確定核心資源,進行資源價值分析、適宜性分析、可行性分析、綜合評價。
(三)范圍和管控分區
1、國家公園范圍
國家公園范圍依據國家公園自然生態系統結構、過程、功能的完整性,地域單元的相對獨立性和連通性,保護、利用、管理的必要性與可行性,統籌考慮自然生態系統的完整性和周邊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合理劃定。國家公園范圍應有明顯的地形標志物,明確的界線坐標。
2、國家公園管控分區
國家公園管控分區類型包括核心保護區和一般控制區,實行差別化管控。
3、確界定標
明確國家公園邊界和各個管控區的界線四至范圍,并設置邊界和管理區界標志,包括界碑、界樁、標識牌、電子圍欄等。同時,國家公園管控區界線標志重點設置在核心保護區邊界以及一般控制區內需加強管控的功能區邊界。
(四)總體布局
按照國家公園保護管理的原則和要求,提出國家公園保護修復、資源管護、科研監測、科普教育、游憩、社區發展、管理等規劃項目在空間和時間上布局的總體設想和要求。項目布局應有效調節控制點、線、面等空間結構要素的配置關系。
(五)項目規劃
1、生態保護與修復
2、資源管理
3、科研監測
國家公園的科研監測應構建國家公園自然資源基礎數據庫及統計分析平臺,建立監測指標體系和技術體系,建立和完善資料庫、技術檔案和信息庫,建立科研監測項目的組織、管理和運行機制,制定對外合作、交流計劃。
4、科普教育
科普教育展示內容包括國家公園各類資源的科學價值,國家公園的保護、科研與監測成果,國家公園的特色文化、社區文化以及國家公園的管理歷史等。
5、游憩體驗
6、社區發展
7、管理體制與運行機制
國家公園應建立統一管理機構,實行層級管理體系,明確管理機構的基本工作職能和內部管理體系。對國家公園實施統一管理、統一規劃、統一保護、統一建設。
《國家公園總體規劃技術規范》以國家公園的科學建設與規范管理為目標導向,為決策部門提供依據,切實把國家公園管理好、保護好、建設好、利用好,以更優質的自然資源和更美好的生態環境服務社會,造福一方,惠及群眾。